首页 头条 时评 新闻时政 华人生活 便民服务 文化旅游 中欧活动 视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

刘忆如:中美贸易谈判 问题中现曙光

2019年02月20日 12:39 稿件来源:财新网

【字体:↑ 大 ↓ 小
/

  中美最新一轮贸易谈判上周五(15日)在北京结束后,本周起将在华盛顿继续协商。北京会谈顺利,市场乐观预期贸易战将在3月1日后继续延长休兵60天:也就是2000亿美元之中国进口商品,预期将维持现行的10%加征关税,而不会调升至25%。上周五美股及本周一亚股因此全面大涨庆祝:道琼上涨443点(1.74%)之余,上海、深圳股市分别上涨2.68%及3.95%,创业板涨幅超过4.11%,更有逾百股涨停作收;中美贸易战之情势显然仍主导着全球股市浮沉。

  去年中美贸易战一开始时,特朗普常挂在嘴边的是中国的贸易顺差对美国造成伤害,包括夺取了美国人原本应有的就业机会。当时的特朗普秉持的是16世纪到18世纪盛行的重商主义思想,也就是将贸易视为零和游戏,顺差的一方是赢家,逆差的一方是输家。

  特朗普重商主义错误

  但事实上,总体经济理论和实证经验都早已显示重商主义的错误:贸易增进买卖双方的利益,因此不论顺差逆差都没有输家。当一个国家对商品的总需求超过其总生产时,就会产生进口大于出口(以满足其超额需求)的贸易逆差结果;相对地,需求小于生产时,就自然地会产生贸易顺差。因此,美国之所以近40年来呈现贸易逆差,并不是谁占了它的便宜,而只是美国的需求远高于美国的生产所致。相对地,节俭且需求小于供给的亚洲各国,则基本上产生长期的贸易顺差。

  所以,造成美国贸易逆差的,并不是中国或其他世界各国,而是美国自己。中国的整体贸易顺差事实上已逐年缩减,但美国的贸易逆差却至今仍继续扩大中。例如,中国整体贸易顺差自2016年的5107亿美元,降至2017年的4225亿美元,再续降至2018年的3518亿美元;其GDP占比更由2016年的4.6%,一路下滑至2017年的3.5%及2018年的2.6%。相对地,美国的逆差却自2016年的5000亿美元,一路扩大至2017年的5500亿美元,以及2018年的估值6000亿美元。

  所以,如果美国人未来的总需求继续超过总供给,或者储蓄过低的生活习性没有改变,则就算哪天中美逆差问题解决,整体而言美国仍会是贸易逆差国,只是进口和逆差的对象改变而已。

  贸易战开打至今近一年,特朗普现在重点转移,较少针对中美逆差问题“放炮”,转而将矛头对准中国结构性议题“开枪”。过去几星期以来,特朗普数度声明若中国不能就其产业政策及补贴行为进行改变,中美贸易战就不可能结束。但是对中国来说,即使“不公平的贸易壁垒”应该要消除,但是要放弃产业政策或停止补贴,自是难以接受。习近平此次在北京会见美方贸易谈判代表团时说:“中美合作是最佳选择,但合作是有原则的”。在中国经济成长放缓的当下,若特朗普期待中国因此希望贸易战尽快落幕,因而无条件地答应美国的诉求,应也只是缘木求鱼吧。

  结构性议题成焦点

  北京会谈结束,中国承诺日后会在符合WTO规定的原则下,提供一份完整的政府及国营事业补助清单,并会确保这些补助不致违背WTO法规。但美国是否信任中国的这个承诺,取决于双方互信基础的强弱。整体而言,减少中美贸易逆差容易,要求结构性改革困难,这个星期中美将在华盛顿继续协商,美国选择哪条路,或甚至是否要找个台阶下,将决定贸易战的未来走向,也将直接影响全球资本市场的表现。

  作者为香港北威国际集团董事总经理、美国亚洲协会国际事务委员会委员、台湾大学财务金融系兼任教授

【编辑:江瑞】
要闻回顾
+more
精彩图片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