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头条 时评 新闻时政 华人生活 便民服务 文化旅游 中欧活动 视频

当前位置: 首页 > 欧洲

G7全球基建计划:又一个“画大饼”工程

2022年07月03日 02:39 稿件来源:北京青年报

【字体:↑ 大 ↓ 小

  向长河专栏 G7全球基建计划:又一个“画大饼”工程

  6月26日至28日,七国集团(G7)在德国巴伐利亚州小镇加米施-帕滕基兴举行年度峰会。峰会开幕时,与会领导人聚在一起拍集体照,近景是如茵草地,远景是白雪皑皑的雪山,一派岁月静好的画面。这场高调的团结秀继续展示了支持乌克兰的态度,其公布的全球基建计划——“全球基础设施和投资伙伴关系”也颇为引人注目。

  初看,G7的这个全球基建计划挺唬人——G7宣称将在未来五年筹集6000亿美元,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发展基础设施的资金。资金来源主要分为三部分:美国政府通过赠款、联邦政府融资和私营部门投资等方式筹集2000亿美元;欧盟通过去年12月提出的“全球门户”倡议筹集3000亿欧元(约合3130亿美元);G7其他成员国承诺筹集一部分资金。这些资金合计6000亿美元。这让一些不明真相的人热血沸腾,似乎G7国家要做大慈善家,帮助发展中国家提升其薄弱的基础设施。

  然而,细究之下不难发现,这个全球基建计划不过是对自身无法兑现的旧计划的再包装,把一个陈年旧货贴了个新铭牌推出来忽悠世人。而且,这些资金的筹集面临很大困难和不确定性,几乎又是一个强撑门面的“画大饼”之举。包括美国在内的这些发达工业国家,自身基建都面临提质升级的压力巨大,怎么可能花大钱去帮发展中国家搞基建?如此忽悠世界,脸不红心不跳,体现了G7深厚的厚黑学功力。

  首先,这一倡议纯粹是“再贴牌”工程。去年6月在英国康沃尔郡的卡比斯贝举行的G7峰会上,美国总统拜登曾提出“重建美好世界”倡议,承诺在2035年前提供40万亿美元,以“满足中低收入国家对基础设施的巨大需求”。与本次倡议相比,“重建美好世界”投资领域几乎一致,承诺投资数目则更大。有分析人士感叹,从40万亿美元降到6000亿美元,缩水着实不小。一年来,“重建美好世界”倡议落实情况惨淡。美国《外交》双月刊网站文章指出,拜登宣布“重建美好世界”倡议大约一年来,美国政府对全球基建投入只有约600万美元,远低于最初的承诺。为了避免自身尴尬,美国提出“全球基础设施和投资伙伴关系”,以重新包装成果寥寥的“重建美好世界”倡议,也是无奈之举。

  其次,资金来源是个大问题,很有可能又是放空炮。美国政府每花一分钱,都需要得到国会的批准,拜登政府承诺为这个倡议筹集2000亿美元资金,能保证国会愿意为美国之外的国家拨款吗?之前,拜登的“重建美好世界”基础设施计划正陷在国会那里动弹不得,如何指望美国国会同意拿出几千亿美元用于全球基础设施建设?美国基建状况本身就是一场“悲剧”,如何能让国会议员同意出钱帮外国?而且,美国国会中期选举即将举行,民意调查显示拜登的民主党很可能输给共和党,这意味着拜登政府更难搞定国会。更重要的是,再过两年又是美国大选,谁能保证白宫未来主人能“新官理旧账”?

  欧盟是最大出资方,但这一倡议嵌套在了欧盟提出的“全球门户”战略里,投资项目可能相互交叠。去年12月,欧盟推出“全球门户”战略,宣称将以欧盟在社会、环境、财政和劳工方面的高标准为基础,致力于国际稳定与合作。但至今,欧盟为之投没投钱、投了多少,还是糊涂账。而且,当下欧洲经济非常不景气,通胀危机伤害民生与经济,大有自顾不暇之势,财政紧缩是不二选择。此外,英国首相约翰逊正忙着保住自己的职位,加拿大总理特鲁多以不投入巨资追求远期目标而闻名,他们哪有闲心投钱给外国?至于指望私人投资来支撑这个宏大的基建计划,可谓完全不切实际,毕竟企业和私人投资规模能达到多少都值得怀疑。

  其三,动机不纯是这个倡议计划的致命伤。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国际社会特别是发达国家给予支持,但西方出于政治动机推出基础设施计划,往往因动机不纯而难获认可。G7高调宣布这一倡议计划后,许多人都认为其包藏着地缘政治博弈的算计,针对的是“一带一路”。

  去年3月,美国智库外交关系协会出台报告《“一带一路”对美国的影响》。报告称,如果任由“一带一路”继续发展下去,中国将可能在国际贸易、技术标准、政治影响力、军力投放等方面享有巨大收益。美国有必要采取一种战略,提出一个有效的替代方案,和“一带一路”展开竞争。在此背景下,无论是去年的“重建美好世界”倡议,还是今年的“全球基础设施和投资伙伴关系”,都是磨刀霍霍针对“一带一路”。

  中国不反对世界上任何国家出钱出力帮助发展中国家改善基础设施,中国乐见发展中国家得到全世界的帮助。但是,全球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各国通力合作、相互支持、相互补充,而不是对抗或替代,不是算计与打压。

  为刷“存在感”而弄些唬人的“画大饼”工程,G7这番操作也是醉了。

  供图/视觉中国

【编辑:应永凤】
要闻回顾
+more
精彩图片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