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0月20日电 (记者 刘亮)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5.2%,比上年全年和上年同期分别加快0.2、0.4个百分点。这份稳定增长的“成绩单”,有力护航就业、收入等民生基本盘。
![]() |
数据显示,1—9月,中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均值为5.2%,其中一、二、三季度均值分别为5.3%、5.0%、5.2%,与上年同期相比分别为高0.1个百分点、持平、持平。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教授陈建伟指出,经济增长是就业市场的“压舱石”和“稳定器”。“经济大盘稳了,企业才有信心投资、有能力扩张,才能提供更多就业岗位。这为中国应对内外部挑战、确保就业形势总体稳定提供了最坚实的基础和最大底气。”
持续加大的政策支持力度,也为稳就业保驾护航。数据显示,三季度,交通运输、住宿餐饮、文体娱乐、卫生和社会工作、公共管理等服务行业就业人数较二季度和上年同期均有增加,农民工、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基本稳定。
陈建伟观察到,今年中国聚焦就业重点群体实施精准靶向帮扶措施,如提供专项补贴、拓宽就业渠道、强化就业服务等,力求将政策红利滴灌到最需要的人群。同时,中国顺应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引导和支持与新质生产力相关的产业发展,如高技术制造业、数字经济和绿色产业等。通过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拓展就业新空间。
经济平稳运行,亦有力稳住居民的“钱袋子”。
前三季度,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509元(人民币,下同),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5.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2%,与经济增长同步。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由上年同期的2.46降至2.43。
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和转移净收入稳定增长,是支撑居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国家统计局住户调查司司长张毅提到,国内消费需求扩大以及假日出行消费增加,带动居民经营收入增长,前三季度,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5199元,增长5.3%,高于全国居民收入增速0.2个百分点。
随着宏观政策持续显效,一段时间以来持续低位运行的价格领域亦出现积极变化。
前三季度,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略降0.1%,但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上涨0.6%,其中9月份同比上涨1.0%,涨幅连续5个月扩大,反映了扩内需、促消费的政策成效。
与此同时,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也释放改善信号。前三季度,中国PPI比上年同期下降2.8%,其中三季度下降2.9%,降幅比二季度收窄0.3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司司长王有捐指出,PPI降幅收窄反映国内市场竞争秩序持续优化带动部分行业价格低位回升,如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锂离子电池制造、新能源车整车制造等“新三样”价格同比降幅有所收窄。(完)